1995年1月20日,伴隨著改革的浪潮,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上海市分行正式成立。三十年來,上海分行立足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始終牢記立行初心、擔負支農使命,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認真貫徹落實總行黨委決策部署,切實履行農業政策性銀行職能,全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用心用情書寫農發行支農履職的上海篇章。成立至今,上海分行累計投放貸款2900多億元。
堅守主責主業,服務超大城市糧食安全
上海是糧食主銷區、超大型糧食消費城市,上海分行始終把服務糧食安全作為立行之本,認真落實國家糧食領域相關政策和改革要求,積極支持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近年來,分行貸款支持企業的糧油收購量占上海市市場供應量保持在80%左右,糧食安全主辦銀行地位凸顯。
服務政策性收儲。成立之初,針對“賣糧難”和“打白條”問題,認真落實糧食收購資金封閉運行管理制度,做好收購資金供應和管理,防止擠占挪用,實現糧棉油信貸業務持續健康發展。堅持及時足額保障中央、地方儲備糧油增儲、輪換、調控及托市收購信貸資金需要,確保國家糧食儲備計劃執行到位。
拓展市場化業務。結合上海糧食消費量大、自給率低的特點,大力支持市場化業務,不斷深化與光明集團等大型涉糧企業和糧油宏觀調控重點骨干企業的戰略合作,支持產銷銜接和倉儲設施建設,探索超大城市支持糧食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為超大城市穩市場、保供給提供有力支持。
▲上海分行支持外高橋糧食儲備庫及碼頭設施項目
助力提升糧食生產能力。成立之初積極探索,1996年至1997年投放農業技術改造貸款、灘涂開發和中低產田改造貸款2.77億元。進入新時代以來,圍繞“兩藏”戰略,支持農用地提質增效,對上海市4家高標準農田建設主體全覆蓋對接支持,服務農業科技核心技術攻關及成果轉化,助力種業振興,累放農業科技貸款超10億元。
支持涉農產業發展。經歷專司糧棉油收購資金封閉運行階段后,于2005年投放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5800萬元,實現涉農產業信貸業務的恢復,并逐步拓寬支持領域。近年來,圍繞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特點,大力支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落地橫沙新洲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標志性項目,拓展生豬、天然橡膠、食糖等重要農產品業務,積極支持冷鏈物流、中央廚房、農副產品批發貿易等流通體系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覆蓋支持。2016年以來,累放涉農產業貸款137億元。
▲上海分行支持橫沙新洲現代農業產業園配套貨運碼頭一期工程建設
聚焦重點領域,支持農業農村建設
聚焦上海農業農村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鄉村全面振興,服務領域持續拓寬,支農力度不斷加大。
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自2007年開辦并落地農村基礎設施貸款以來,支持領域不斷拓寬,在水利、農村路網、農村土地整治、農民集中住房、改善人居環境、縣域城鎮建設等領域全面邁進,成為支農履職新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圍繞上海鄉村振興,全力服務農民相對集中居住,探索出兩大類、四個品種合規金融服務模式,累計落地8個項目、審批金額85億元,較好發揮融資牽頭行作用。以城中村改造為主要發力點,服務“兩舊一村”改造,累計落地項目9個,審批金額140億元。大力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累計落地項目10個、審批金額85億元。聚力服務“三大工程”,審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12筆,投放8.65億元。2016年以來,累計投放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超600億元。
▲上海分行支持奉賢區青村鎮鄉村振興示范鎮一期項目
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圍繞“雙碳”戰略目標,用足用好碳減排及綠債政策優惠,支持綠色產業發展,2018年以來累放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貸款46億元。創新特許經營權融資模式并復制推廣,支持本市多個區域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項目,模式獲評上海市金融創新成果獎提名獎。支持水力、風力和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累放貸款34.29億元。
▲上海分行支持青浦區污泥干化焚燒項目
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圍繞服務長江大保護、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G60科創走廊等,通過統貸統還、行內聯合貸款、長三角聯合貸款等創新模式,支持“一點”方廳水院、安吉縣黃浦江源旅游度假區道路改造提升等標志性項目建設,累計審批長三角域內異地項目10個,貸款60億元。
創新服務模式,增強支農履職效能
東西部扶貧協作展現擔當。成立之初即開辦扶貧貸款,1995年至1997年,投放扶貧貸款280萬元。黨的十八大以來,把服務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結合上海特點和優勢,持續推進“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積極探索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有效路徑。2017年,通過上貸下轉模式支持上海企業在貴州兩個國定貧困縣的產業扶貧項目;2018年,落地系統內首筆異地聯合貸款產業扶貧項目。2020年,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分行接續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扎實做好對口幫扶、定點幫扶工作。2018年以來,累放扶貧和幫扶貸款72.36億元,累計投入、引進無償幫扶資金225萬元,購買和幫助銷售定點特色農產品3054萬元;累計帶動服務貧困人口約180萬人。
資金業務成效顯著。依托上海金融中心區位優勢,積極探索金融市場業務,于2008年開辦票據轉貼現業務,成為農發行系統內首家區域性票據交易平臺,隨后進一步探索開展同業業務。多年來,上海分行不斷拓展交易對手,豐富交易品種,協助總行建立資金業務上海異地備份運營機制,同業業務和票據轉貼現業務實現長足發展,為全行資產負債和流動性調節作出積極貢獻。加強支農資金籌集,引導社會資金回流反哺“三農”,依托金融市場業務,聯動拓展結算性同業存款,多渠道籌集低成本資金,資金自給率由1995年的5.30%提升至2024年6月末的19.87%。
金融服務不斷完善。2008年開辦國際結算等外匯業務,支持企業大豆、油類、肉類、棉花、種子等重要農產品及農副產品進口,國際結算量由2008年的660.75萬美元上升至2023年的6.02億美元。2015年、2022年順利完成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農發基礎設施基金兩批、10個項目投資工作,投后管理扎實有效,資產質量保持良好。積極開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主承銷業務,落地超短期融資券(SCP)、定向票據(PPN)等多個品種。
堅持培根鑄魂,黨建統領堅強有力
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把穩正確方向。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黨性鍛煉,堅定政治信仰,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建立健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工作機制,自覺與黨中央對標對表,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總行黨委工作安排。健全組織體系,扎實開展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抓好后進黨支部幫扶提升、支農質效差的支行治理,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顯著增強。
加強思想文化引領,凝聚奮進力量。落實“第一議題”“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抓好歷次黨內集中教育,強化黨員干部理論武裝,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管理和新聞宣傳,營造良好履職環境。強化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和農發行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宣傳貫徹,堅持黨建帶工建、帶團建,在系統內率先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發揮工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激發干事創業熱情。
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筑牢堅強保障。健全“四責協同”體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強化紀委專責監督,與風險、合規、財務、黨風廉政等形成聯合監督機制,建立基層行“三合一”專員隊伍,構建全面立體的監督體系,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開展違紀違規問題系列排查整治,立起紀律規矩高壓線。堅持正面教育與反面震懾相結合,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建立常態化警示教育機制,推動干部員工筑牢廉潔自律思想防線。
探索內部管理改革,推動提質增效。近兩年,上海分行立足城市行機構特點,探索開展扁平化集約化改革,打造分行經營管理中心,強化支行對接服務客戶職能。上收支行事務性工作、推進數據治理中心和財務管理中心建設、推進營業部直營化改革、開展對客服務一體化試點、優化機構人員配置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壓茬推進,為履職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風雨兼程三十載,初心不改再出發。駐足回望,一代代上海農發行人用擔當盡責詮釋家國情懷,用實干篤行彰顯專業素養,點滴汗水凝結累累碩果,眾志成城匯聚磅礴力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海分行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信心、奮勇擔當,苦干實干、攻堅克難,以實際行動續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