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礪奮進,十載春華秋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北省分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記農業政策性銀行初心使命,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支農強農惠農政策,服務國家戰略和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從渤海之濱到巍巍太行,從糧安天下到農民小康,從脫貧攻堅到鞏固銜接,處處活躍著農發行人的身影,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持續注入“三農”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在燕趙大地繪就了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穩根基 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從邢臺市區出發,一路向東30公里,綠油油的萬畝麥田映入眼簾,一片生機盎然。這是邢臺金沙河面業有限公司的承包土地種植項目。自2009年建立信貸關系以來,河北分行累計向其發放貸款34億元,支持企業在進行市場化收購的同時,開展承包土地種植、面粉生產線等項目建設,實現從田間種植到生產、再到銷售服務全產業鏈發展。
這只是河北分行支持糧食收儲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個縮影。十年來,河北分行堅決履行農業政策性銀行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職責使命,累計投放各類糧油貸款1913億元,年均支持收儲糧食數量占全省糧食商品量的52%,有效發揮糧食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為維護全省糧食市場穩定、保障種糧農民利益作出了重要貢獻。全力支持中央和地方糧食儲備、增儲和輪換,有效提升全省糧食調控能力;向糧食購銷企業投放貸款638億元,通過落實信用保證基金增信貸款和利率優惠政策,積極支持國有糧食企業入市收購,發揮市場主導和價格引導作用;向農業產業化企業投放貸款285億元,支持從田間地頭向百姓餐桌的糧食全產業鏈發展,持續推動糧食產業結構優化、質效提升。
河北省夏糧豐收情景
同時,河北分行從源頭抓起,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支持空心村治理、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為抓手,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空心村治理、土地流轉等領域,累計審批農地類貸款300多億元,投放190億元,為筑牢糧食生產的根基提供了資金支持。其中,以貧困村空置率高、資金需求大的張家口沽源縣作為突破點,探索形成“空心村治理+土地規模化經營+產業發展”的“沽源模式”,累計審批空心村治理貸款56億元,惠及全省319個空心村,復墾耕地面積3.6萬畝。
托住底 提升鄉村“造血”能力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踏著皚皚白雪,走進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和顧家臺村,訪貧問苦,共商脫貧之策,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十年來,河北分行堅決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發揚“務實進取奉獻”精神,堅持融資、融智、融商、融情“四融一體”服務理念,推動人力、物力、資源向服務脫貧攻堅傾斜。截至目前,累計投放扶貧貸款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貸款2550億元,累計服務貧困和脫貧人口30余萬人次,扶貧貸款投放額和余額曾連續三年在全省大型金融機構中排名首位,充分發揮了先鋒主力模范作用。
在總書記考察過的阜平縣,河北分行積極探索創新“整縣推進”模式,累計向阜平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域供熱管網改造、林果產業帶、肉鴿基地、駱駝灣顧家臺村落文旅等15個項目審批貸款79億元,投放48億元,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為助力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盤活存量資產的決策部署,河北分行大力支持阜平縣阜裕公司做強做優,通過整合資產和推進現代化管理,使公司資產規模從組建時的6000萬元發展到45億元,逐步成長為服務縣域重點項目和支柱產業建設的優質國有企業,為地方經濟打造“金鳳凰”。
阜平駱駝灣文旅村落項目
近年來,河北分行以支持地方國有企業和壯大地方國有經濟為抓手,分兩批選取地方政府積極性高、國有企業發展基礎較好的105個縣域進行重點培育,協助謀劃地方國企做強做優具體路徑,先后探索出阜平“土地+”、威縣“威梨產業+”等信貸模式。2020年以來,累計審批國有企業貸款1651億元,占全部貸款審批額的77%,其中,審批盤活存量資產項目127個、金額380億元,累計發放盤活存量資產項目貸款253億元,持續推動地方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在此基礎上,加強貸后管理和跟蹤服務,積極與市場化轉型成功的優質地方國企開展多領域深度合作,將其打造成支撐地方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當先導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河北地處京畿要地,區位特殊。近年來,河北相繼迎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冬奧會籌辦等諸多歷史性發展機遇,為全省經濟發展帶來強勁動能。河北分行積極投身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全力做好金融保障作用。
2022年2月,北京——張家口冬奧會如期舉行。自申奧成功以來,河北分行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優勢,將服務冬奧會籌辦作為信貸工作重點,累計向27個涉冬奧項目審批貸款141億元,先后支持了奧運核心區土地整治、崇禮林業綜合開發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建設。此外,該行聚焦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持續加大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支持力度,相關貸款余額達607億元;深入對接雄安新區發展規劃,在投放全國金融機構首筆項目貸款基礎上,累計向雄安新區投放貸款104億元,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貢獻力量。
城鄉融合是推動鄉村振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河北分行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聚焦縣域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大對農村交通、水利、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建設等重大民生領域項目的支持力度,為促進全省城鄉融合發展發揮“啟動器”作用。
2022年3月15日上午,石家莊高新區舉行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南北郄馬回遷安置區項目開工儀式。談起項目資金籌集,項目財務負責人無不感慨地說:“有了農發行的大力支持,我們有信心將這個項目打造成環境最佳、質量最好、理念最新、設施最全的標桿型回遷安置區!”
為推動項目高效落地,河北分行緊貼地方發展規劃,高頻開展政銀企對接,因地制宜確定支持模式,量身打造融資方案,在項目開工前一個月審批貸款29億元支持項目建設,目前已發放貸款8億元。這些資金將用于新建62棟住宅及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等配套服務基礎設施,切實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讓南北郄馬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夢”。
強弱項 持續打造綠水青山
在邯鄲武安西南角的太行山腹地南山溝,兩萬畝元寶楓層巒疊翠、綠蔭婆娑。2021年,河北分行審批5.5億元貸款支持太行山綠化項目建設,為“南山溝特色種植產業帶”種植提供了有力支持。項目通過“元寶楓+連翹”套種模式,僅需每月澆一次透水,春季修剪一下旁枝,就能使這些樹和草的經濟價值“變現”,畝效益超過兩萬元,且呈年年遞增趨勢,讓當地經濟的“含綠量”“含金量”不斷增加。
近年來,河北分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固碳”“降碳”等重點領域綠色發展需求,聚焦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清潔能源產業等重點領域以及燕山——太行山脈、張家口等重點區域,不斷加大綠色信貸支持力度,服務河北打造碧水藍天綠野,擦亮“綠色銀行”品牌。截至目前,全行共支持綠色信貸項目296個,綠色貸款余額達到545億元,綠色貸款占全部貸款比例達到24%。
太行山綠化項目
逆周期 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2020年初,面對突然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河北分行迅速行動,與省發改委共同建立“促復產穩就業”融資專項資金,迅速開通防疫應急辦貸和復工復產綠色辦貸“兩大通道”,推出利率優惠等6項信貸優惠政策,向五得利面粉、君樂寶乳業等一批人民銀行指定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發放專項再貸款20億元,對防疫物資生產和復工復產穩就業形成了有力保障。三年來,河北分行累放防疫應急貸款73億元,以實際行動在疫情阻擊戰中彰顯了責任擔當。
今年以來,河北分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住經濟大盤的決策部署,開展穩住全省經濟大盤“六月行動”,6月單月累放貸款184億元、單月凈增貸款141億元,均創歷史新高。6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的舉措以來,河北分行認真貫徹落實總行黨委關于農發基礎設施基金投放的部署要求,主動提升站位,勇于擔當作為,全力做好基金投放工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運行做出了積極貢獻。
回首十年,河北分行在服務“三農”發展的歷程中,不斷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戰略支撐能力不斷提高,高質量發展根基持續夯實。十年間,累放各類支農貸款4888億元,2022年8月末貸款余額2245億元,較十年前增長228%。在服務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河北分行將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定不移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闊步前行,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